首页
诗文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人物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元代诗人
明代诗人
清代诗人
女诗人
边塞诗人
大历十才子
苏门四学士
元嘉三大家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名句大全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出自先秦的《
礼记·曲礼上
》
译文
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注释
无形:不露形迹;未露形迹。
赏析
此句展示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最高境界,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猜您喜欢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
《中庸·第十三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
《荀子·大略》
量入以为出
——
《礼记·王制》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中庸·第二十章》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
《中庸·第二十章》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
《尚书·周书·周官》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
《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
《荀子·大略》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论语·季氏篇》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原文,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翻译,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赏析,听于无声,视于无形。阅读答案,出自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https://www.aitieba.net/mingju/30704c1dn.html